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一、为什么说诚者天之道也?诚,是一个天地运转的总原则,天地日夜不停运转,就是天地的诚日月运转,不会因为自己意志而偷懒停止运行,每天都不停运转,这就是一种诚。
天地生生不已,几千万年来,不仅没有怨恨,也没有要求报答,永远给万物、给人类生命,给万物生机,这也就是一种诚所以天道的境界,就是诚的境界二、为什么说诚者人之道也?《易经》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句就是诚者,人之道。
人就应该效法天地运转,我们行为就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践行自己的志向各种宗教的都有一句:诚则灵这个诚,也是让我们要心中所思所想与我们的行为一致诚的境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就是佛教提倡的:专诚、专一、没有杂念、没有分别、没有妄想的境界,就是不二法门,不三心二意,不思前顾后。
三、诚者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不勉而中,不要勉强,做事做人不勉强,这个很难,我们现在都是在各种勉强中,比如加班、早起和为业绩竞争等不勉而中,就是不用强迫自己,就能实现命中,不仅不勉强自己,也不勉强别人,就能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达成各种协同,这就是不勉而中,自然而然的状态。
不思而得,这是智慧的境界,我们普通学问、学识都是靠思想、想出来的,文章是靠想出来的而优秀的艺术家,都是通过灵感,一闪而到的灵感,而这个灵感,就是不可描述的智慧境界从容中道,这就是做人做事很从容就能实现中道的状态,不逢迎,不拒绝,该来的自然就能来,比如善缘;不该来的,自然不会来,比如横祸。
这又是天人合一的状态,人效法天地,不要过度装饰,不要过度人为,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就是圣人的状态什么叫择善而固执之?这是具体的修炼方法,要达到诚的状态,就要择善而固执之修炼的第一步,就是择善,要选用一个真正的心理上的善的行为、道德的行为,比如孝,比如忠,比如仁爱等。
修炼的第二步,就是固执之,就是坚持践行,不能把善留在口头上,留在想法中,而是要在生活中,社会上,努力践行,坚持而固守这种固执很难,就像我们传统仁义礼智信,这些品德都是需要我们坚守的善,听着很简单,坚持下来,真的很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