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新闻6月16日(林益群 罗俊奇)为促进果业增效、果农增收,6月15日,广西在钦州市灵山县举办全区荔枝龙眼高接换种暨采后保鲜技术培训班。
图为培训现场培训邀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徐玉娟等3位专家授课全区荔枝、龙眼主产区农业农村局相关科(股)室代表及果业系统技术人员,荔枝龙眼种植大户,加工企业、合作社代表等90余人参加会议。
荔枝龙眼都是“娇贵”水果,其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对于提高果实商品性、扩大外销和出口等意义重大会上,3位专家详细传授了荔枝全链条保鲜技术体系和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讲授荔枝龙眼新品种及高接换种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等知识,系统分析了当前区内外荔枝品种结构、生产管理、品质把控、采后保鲜贮藏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种植户在生产种植、经营管理和采后保鲜上开辟了新思路。
“以往我基地果树嫁接需要请技术员帮忙,一株大约要100元,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很大,我打算自己试一下,这样就能大大降低投入成本”参加培训的果农韦俱宗说广西水果品种极其丰富,园林水果产量连续6年稳居全国第一。
据悉,2023年广西荔枝面积235万亩,荔枝产量96万吨,面积产量排全国第2,有60多个品种,每年5月上旬至8月上旬均有上市,成为全国荔枝供货期最长的省区之一龙眼园面积130万亩,龙眼产量69万吨,面积产量排全国第2,有石硖、大乌圆、桂明1号、桂丰早等许多优质品种。
目前广西已在荔枝龙眼主产区新建成地头冷库11.7万立方米,共建成采后预冷设施和商品化处理线15套,建成近30个以水果为重点的公共产地仓还开通了面向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农产品冷链专列,打通了荔枝龙眼出村、出桂的快速通道,有效推动荔枝龙眼热销。
(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