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年、过大年的民间习俗究竟源自何时?史书上没有确切的记载,但可以推断,过年是人类进入农耕时代、农业社会的产物,因为年的本意为成熟的庄家。
甲骨文、金文的“年”字是象形字,象征禾谷成熟,谷穗饱满低垂,时至今日,过年春联和祝福中还有“人寿年丰”、“五谷丰登”等祝福其实,年节源自古人“腊祭”,与第一代炎帝神农氏有关自古以来,炎帝神农氏被尊为农业神,所以过年祭拜的神明中,神农炎帝应该最为原始。
《路史·后纪三》记载:“炎帝神农氏,姓伊耆,名轨,一曰石年。”炎帝神农,名字叫石年,简称“年”。
作为农业神的“神农石年”,被百姓崇拜,举行“过大年”仪式试想炎帝神农当年,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一个生长周期完成了,五谷归仓,人们敲起陶瓮石片(石磬的先声),燃起一声声爆响的毛竹,爆竹声中载歌载舞,火堆的上方悬挂着羊腿、猪屁股,还有鱼和鸡鸭,茅草塔成的棚架屋里飘出了米酒的芬芳。
祭师完成了神秘而虔诚的祭祖、祭天地仪式,天地和祖先享受新谷和酒肉之后,不知是谁一声呼唤,大家一拥而上,大快朵颐,享受一年辛劳后的收获,庆祝五谷生长的一个周期,迎接下一个周期这就是年,因为这个庆祝有一个过程,人们会好好地享受几天,所以叫过年。
因为这个庆祝活动与神农石年教民种五谷直接相关,人们出于感恩,亦或是尚未创造出适当的新词,索性就把这个周期性的庆祝活动叫做了年炎帝五行属火,有火德,对应颜色为红色,所以过年要挂灯笼、舞龙灯、放鞭炮、燃烟花、贴红色的春联、窗花和福字。
所以,最初的过年是为了纪念炎帝神农石年,与年兽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