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谈何容易”啊!是的,”谈“这一个字要谈出境界来是很不容易的我们都有口可不一定有口才,而有口才也不一定会说话说话也有不同的说话等级的有些人一天到晚说很多话,可是说着说着却把别人都说跑了,不再有人愿意听他说话了。
有些人一天到晚喜欢说别人的坏话,慢慢所有人都被他说坏了,最后自己连几个朋友都没有有些人整天跟别人说一些所谓的高深的话,可是没几个人能听得懂,最后把自己也搞掉了,成为了一个只在自己的眼里是高人可在别人是眼里是一个怪人。
我们听听孟子是怎么说的?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意思是说言语浅近却意义深远的,是善言;简单的操作却效果广大的,是善道;君子所说的话,讲的是平常事,却道在其中;
所以,君子的言行操作,都修好自己,天下就太平了是的,说话要深入浅出,让别人听得懂,而且还要让别人听完之后就能懂得道,那是最好的话了,也是最高的说话艺术我们很多人说话的焦点就是只期望别人听得懂自己说出来的话而不是如何使自己的话让别人听得懂。
这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第一种表达方式是只照顾着自己说话,从不为别人而改变说话方式却又想别人听得懂自己的说话,只要别人听不懂自己的说话就责怪别人没水平,从不反思自己的话为什么别人会听不懂第二种说话的方式是,如何使自己的话让别人听得懂。
就是要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翻译成别人听得懂的语言来讲到别人听如一个不懂中文的英国人要向你问路,那么你是跟他讲中文还是讲英文好呢?当然要讲英文你才使英国人听懂你在说什么也有一些从事传统文化的老师抱怨说,现在推广传统文化很不容易,很多人都不喜欢听。
我的回答是,“如果你推广传统文化很难一定是你还没有真正的懂得传统文化的内涵,凡是真正懂得传统文化的都不难推广”我接着说,“历史上所有人推广传统文化都是用现代语言来推广而不是用古文来直接对现代人来推广的如1000年前的朱熹,都是把孔子的思想翻译成当时宋朝的现代语言来做推广的,所以才有了朱熹对四书的注解,这样子就让很多人明白了道,从而很轻松就把很多人带入了传统文化。
推广传统文化不是推广所表现出来的文字形式,而是推广文字背后的道才是目的,只要能使人明白道,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是最好的,如佛家也说,要到达彼岸,是走路还是坐船并不是最重要的当年唐僧推广佛家思想也是要翻译成别人听得懂的语言的。
个人的经验是,用现代人听得懂的语言,现代人正在经历的事,讲出天道与人道,让人感受到道的魅力,再让别人自己决定是否要更深入地学习道,慢慢一定会有更多人选择解读更原味的传统文化的不管是原味还是现代味都只是为了解释道而已。
只有在道上一切才会变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