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曾经都追求实用装修,但等到入住后才发现,不仅不实用,反而鸡肋且价格昂贵因此,也会发出感叹:“唉,早知今日,当初就不应该盲目跟风了!”阳台大落地玻璃窗即使在当下,还是有很多人喜欢阳台大落地窗,因为不仅能提升装修档次,视觉效果也好。
另外,站在这样的阳台上,欣赏窗外的美景,真的会让太多太多人羡慕的但等到你入住后就会发现,原本发了几万,甚至是十几万的大落地窗,一点也不实用因为家里一点也不通风,太闷人了,居住的舒适感一点也感觉不出来另外,遇到恶劣天气时,窗户被吹得晃来晃去的,让人非常害怕会掉下去的。
如果不小心出现大玻璃自爆了,更换起来费钱不说,还特别的麻烦所以说,若不是那种海景房、湖景房,或者窗外有特别景观的话,阳台玻璃窗做成普通的断桥铝窗才是最实用的,真没必要非得用超大玻璃阳台隐形晾衣架很多家庭只有一个阳台,想着将晾衣架给隐藏起来,这样不使用时,阳台的美观性就会提升很多。
因此,就选择要比普通电动晾衣架贵3倍价钱的隐形晾衣架,另外还得做吊顶、灯还得开槽装射灯,只为得到一个更好看的阳台等到入住使用后才发现,隐形晾衣架就是一个坑,妥妥的“又贵又鸡肋”因为这种晾衣架只能承重8公斤,也就是说只能晾晒几件衣服,衣服一多或者说是晒被子,杆子就会变形。
还有一点就是在入住后才发现,就是家里的隐形晾衣架,就没有收起来的时候,因为每天都有衣服要晾晒,所以说隐形的设计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全屋无主灯吊顶当下最流行的一种吊顶设计,很多人特别喜欢,觉得客厅里只有做上无主灯吊顶设计,才显得高大上。
事实上,想做无主灯吊顶,非常讲究搭配,如果有合适的灯光设计师,且装修预算充足的话,做无主灯倒是没问题但大多数的无主灯做出来,除了浪费钱外,毫无亮点,只会给人一种非常压抑的感觉所以说,不会搭配地面瓷砖、灯光、家具、软装,就别轻易去做无主灯,因为装出来的效果非常丑。
全屋瓷砖上墙部分人喜欢在装修时,做全屋瓷砖上墙的设计,因为觉得这样好打理,不用担心墙面脏了后无法擦洗的问题但是,这种装修方式,是需要前期投入更多的装修成本的,像原墙面的处理、瓷砖费用、铺贴费用、辅料费用等,一套房子下来,多出几万块是很正常的事。
最后得到的好处,只是单纯的好擦洗而已但带来的坏处就是,遇到梅雨季度或是“回南天”,墙面上的瓷砖全是水珠,全往下流,搞得家里非常潮湿的所以说,普通家庭装修,直接选择乳胶漆墙面就行,因为省钱的基础上,还能做到易打理。
内嵌踢脚线内嵌踢脚线,这几年特别流行,最初是装修公司为了多挣钱而想出来的挣钱法子因为有了这种设计后,墙面与踢脚线是一平的,这样就能保证放置家具时与墙壁之间没有缝隙产生但是踢脚线的作用是避免在拖地时,拖把上的水侵蚀到墙面。
做了内嵌的设计后,柜子往墙壁上一放,就会出现台面帽沿碰到墙面的现象,可以说是一碰一个坑另外,由于踢脚线与墙面是一个平面,清洁踢脚线时,非常容易将墙面给带脏了最难让人接受的就是,墙面因为强行安装内嵌踢脚线,后期开裂严重,无法做到彻底的修补。
柜子玻璃门就算在当下,仍然还有很多人不听劝,总以为自己的生活过得很精致,能保证柜门装上玻璃门后,看到里面是整齐的摆放另外也非常自信,觉得自己是勤快人,会每天给家里打扫卫生,不会让柜里显乱的但事实上居家生活中很难做将柜里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多数情况下都是乱糟糟的。
后来有人说乱糟糟的说明是正常的居家生活;如果柜子里天天干净的一尘不染说明就是纯摆设不是居家过日子的长条形隐形地漏原本卫生间里装上普通地漏,不仅价格实惠,用着也省心但部分人总不满足现状总觉得自己有钱想提升装修档次连地漏也得用不同才行。
所以就会花高价将长条形隐形地漏买回来然后在装修时给装上还说这样档次才高排水才更快但事实上这就是一个智商税产品又贵又鸡肋因为根本不会增加排水的速度反倒是内部有很多藏污纳垢的地方每次打开之后简直让人抓狂稍有不注意就会造成管道堵塞所以奉劝大家千万不要按照这种长条隐形地漏没有必要。
飘窗休闲区很多人非常喜欢飘窗也舍得在飘窗装修方面花钱觉得装好了不仅好看躺在上面也舒适。
但事实上在飘窗设计上投入过多的装修费用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属于又贵又鸡肋的装修因为大多数家庭的飘窗随着入住时间的增加都是用来放置杂物或者说是衣物的变成了杂物柜一样的区域另外原本觉得躺在飘窗上会很舒适事实上躺在上面一点也不舒适根本没有办公和沙发、床来对比的。
新风系统舍得花重金装上新风系统的都是想用它来保证家里的空气更加新鲜。
但事实上想用它来保证家里空气新鲜度是骗人骗自己根本实现不了的因为随着新风系统的使用时间增加不仅不能做到让空气新鲜反而还会污染到室内空气因为新风系统没有办法做到将管道里清洁干净使用越久里面就越脏也无法做到让室内空气保持新鲜。
所以说大家一定要慎重考虑是否要装新风系统不要盲目听从销售人员的介绍总结:装新房时常常有一些设计被列家追捧并被列入“实用装修”行列但实际上等到入住体验过后不但发现不实用而且还会让人觉得鸡肋又贵因此也就不要盲从跟风啦!。